CHC动态、行业资讯、发证动态
认证风险管理制度
(CHC-C-08-201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华创认证有限公司为了创建以公司运营管理的全面风险管理与控制体 系(简称:风险管控/风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管理体系 认证机构要求》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市场需求、公司的 特性、战略发展和现实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各认证领域各认证过程。
第三条 公司风险管控组织机构 (一)公正性审查委员会 (二)技术委员会 (三)认证评定小组
第四条 公司风险是指影响认证公正性存在的不确定性情况。公司风险管控体系 构成:(一)组织体系:1、公正性评审委员会;2、技术委员会;3、认证评定小组。 (二)制度体系:1、本制度;2、《公司风险控制手册》。
第五条 公司风险管控体系以事前及事中风险预警防范和风险前置管理为主导、控 制减少影响公正性为理念,以“科学风控、简单实用”为宗旨,履行服务于 公司 发展战略、保障认证客观性、公正性。
第六条 公司风险主要分为:合规性风险、公正性风险、审核过程和人员能力风 险等。
第七条 根据风险信息、影响程度、发生损失概率,严格执行公司风险管控流程, 及时、正确的运用风险识别与评估、预警与防范、分散与转移和危机应急处置 等风险管控技术,消除风险隐患、减少认证风险。
第八条 公司对公司合规性、公正性、认证领域的认证过程和人员能力实行全方 位、全员化、集约化风险管控。
第二章 风险管控沟通及权责界定
第九条 公正性审查委员会负责公正性审查,技术委员会负责合规性审查和认证人员能力审查,认证决定小组负责认证过程风险审查。
第三章 风险管理信息的收集
第十一条 广泛、持续不断地收集与公司风险和风险管理相关的内部、外部初始 信息,包括历史数据和未来预测,应把收集初始信息的职责分工落实到各部门。
第四章 风险识别与评估
第十二条 公司风险识别与评估主要经过确立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对策等五个基本程序来进行。
第十三条 确立公司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接受程度是公司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
(一)公司风险管理理念是:1、分阶段;2、稳健,即风险可量化管理与控制。 公司实行稳健的风险管理理念,对于高风险认证项目采取谨慎介入的态度。
(二)风险承受程度。公司从定性角度考虑风险承受程度,整体上讲,公司把风险接 受程度确定为“中偏低”类,即公司在认证过程中,采取谨慎的风险管理态度, 可 以承受较低程度的风险发生。公司的风险承受程度选择应与公司的风险管理理 念保持一致。
第十四条 目标制定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对策的前提。公司目标包括战 略目标、质量目标、合规性目标和财务报告目标四个方面。目标确定必须符合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计划和监管机构的规定。
第十五条 风险识别就是识别可能阻碍实现公司目标、影响公司合规性和公正性 的因素。公司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小组讨论、专家咨询、情景分析、政策分析、 行业标杆比较、访谈法等识别风险。 公司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以便确定相 应的风险承受度。
(一)公司识别内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 1、董事、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认证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等 人力资源因素。 2、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3、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4、营运安全、员工健康和安全等安全因素。 5、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二)公司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下列因素: 1、经济形势、产业政策、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 2、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 3、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等社会因素。 4、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 5、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第十六条 风险分析主要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对公司目标的影响程度两个角度, 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排序,确定关注重点和优先控制的风险。风险分析方法 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组合而成。在风险分析不适宜采取定量分析的情况下, 或者用于定量分析所需要的足够可信的数据无法获得,或者获取成本很高时,公司 通常使用定性分析法。公司对风险进行分析,确认哪些风险应当引起重视、哪些 风险予以一般关注,对于需要重视的风险,再进一步划分,分别确认为“重要风险” 与“一般风险”,从而为风险对策奠定基础。风险的重要程度的判断主要根据风 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来确定: (一)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属于“极小可能发生”的,该风险就可不被关注; (二)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高于或等于“可能发生”,且风险的影响程度小,就将 该类风险确定为一般风险; (三)如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于或高于“风险可能发生”,且风险的影响程度大, 就将该类风险确定为重要风险。 公司进行风险分析,应当充分吸收专业人员,组成风险分析团队,按照严格规 范的程序开展工作,以确保风险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七条 风险策略。公司应该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发生的原因以及承 受度,权衡分险与收益,选择风险应对方案:规避风险、接受风险、减少风险或分担 风险。公司在确定具体的风险应对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风险应对方案对风险可能性和风险程度的影响,风险应对方案是否与公司的 风险承受度、容忍度一致; 2、对方案中可能的机遇与相关的风险进行比较; 3、充分考虑多种风险应对方案的组合; 4、合理分析、准确掌握董事、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 险偏好,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避免因个人风险偏好给认证带来重大风险; 5、结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持续收集与风险变化相关的信息,进行风 险识别和风险分析,及时调整风险应对策略。
第五章 风险管理解决方案
第十八条 公司根据风险应对策略,针对各类风险或每一项重大风险制定风险管 理解决方案,特别是要注意认证机构特性。一般应包括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 所 需的组织领导,所涉及的管理及业务流程,所需的条件、手段等资源,风险事件发生 前、中、后所采取的具体应对措施以及风险管理工具。
第十九条 根据公司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 原则,公司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针对重大风险所涉及的各管理及业务流程, 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要把关键 环节作为控制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二十条 公司制定合理、有效的内控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各岗位明确规定授权的对象、条 件、范围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超越授权作出风险性决定; (二)建立内控报告制度。明确规定报告人与接受报告人,报告的时间、内容、频 率、传递路线、负责处理报告的部门和人员等; (三)建立内控批准制度。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事项,明确规定批准的程序、条件、范 围和额度、必备文件以及有权批准的部门和人员及其相应责任; (四)建立内控责任制度。按照权利、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岗位、人员应负 的责任和奖惩制度; (五)建立内控审计检查制度。结合内控的有关要求、方法、标准与流程,明确规 定审计检查的对象、内容、方式和负责审计检查的部门等; (六)建立内控考核评价制度。具备条件的公司应把各业务单位风险管理执行情 况与绩效薪酬挂钩; 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规定(七)建立重大风险预警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明确风险预警标准, 对可能 发生的重大风险或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置程序,确保 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八)建立健全公司法律顾问制度。大力加强公司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形成由 公司决策层主导、公司法律顾问提供业务保障、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法律风险 责任体系。完善公司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备案管理制度; (九)建立重要岗位权力制衡制度,明确规定不相容职责的分离。主要包括:授权 批 准、业务经办和稽核检查等职责。对内控所涉及的重要岗位可设置一岗双人、双职、 双责,相互制约;明确该岗位的上级部门或人员对其应采取的监督措施和 应负的 监督责任;将该岗位作为内部审计的重点等。
第二十一条 公司应当按照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的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风 险管理解决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第六章 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第二十二条 公司建立贯穿于整个风险管理基本流程,连接各上下级、各部门和业 务单位的风险管理信息沟通渠道,确保信息沟通的及时、准确、完整,为风险管理、 监督与改进奠定基础。
第二十三条 公司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应定期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自查和检验, 及时发现缺陷并改进,其检查、检验报告应及时报送公司风险管理职能部门。
第二十四条 技术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有关部门和业务单位能否按照有关规定开 展风险管理工作及其工作效果进行监督评价,监督评价报告应直接报送董事会下 设的专家评审委员会。
第二十五条 本制度由技术委员会解释,经公司总经理审批通过实施。
华创认证有限公司
二O一九年七月一日
无论您是在认证申请的初期,或在寻找机构转证,还是需要讨论您的业务选择。
请联系华创专家团队,详细探讨如何帮助贵司开展更多业务。
全国热线:028-85231444
电子邮件:wangcan@hacc-cn.com